2025-10-29
0
瓷砖以美观耐用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医院、学校、养老院等场所,但湿滑带来的易滑倒问题却一直存在。瓷砖上面可以使用的防滑材料有哪些?从传统材料到新型科技,市面上的防滑方案层不穷,究竟哪种才能真正解决安全隐患?本文将深度剖析主流防滑材料的优缺点,为您提供专业选择指南。
一、传统防滑材料:便利与隐患并存
1.防滑瓷砖:视觉与性能的矛盾
防滑瓷砖通过表面凹凸纹理增加摩擦力,但长期使用后磨损严重。某医院改造案例显示,普通防滑瓷砖使用半年后,摩擦系数从初始0.6降至0.3,远低于国标安全值(≥0.5)。此外,防滑瓷砖款式单一、安装成本高,且更换时需大面积拆除,严重影响场所正常运营。

2.防滑垫:临时方案的多重弊端
防滑垫因安装便捷被广泛使用,但其吸水后易移位、滋生细菌的问题不容忽视。养老院实测数据显示,使用防滑垫后,因垫子边缘翘起导致的绊倒事故反而增加20%。且频繁更换带来的维护成本,使这种“临时方案”性价比大打折扣。

二、物理改造类材料:治标难治本
1.瓷砖开槽:破坏与有限防护
瓷砖开槽通过切割表面形成凹槽增强防滑,但这种方式不仅破坏瓷砖结构,降低使用寿命,还会使清洁难度倍增。某学校食堂改造后,凹槽内残留油污难以清理,反而成为细菌滋生温床,且开槽深度不足时,防滑效果仅能维持数月。

2.瓷砖打磨/烧毛:外观与性能的妥协
打磨或烧毛处理虽能提升摩擦力,但会使瓷砖表面失去光泽,影响美观。某酒店改造后,原本高档的大理石瓷砖因打磨变得粗糙暗淡,且这种物理处理方式容易损伤瓷砖本质,导致抗污能力下降,长期维护成本居高不下。


三、新型科技材料:长效安全之选
瓷砖防滑剂:纳米技术的革命性突破
以世卿防滑自主研发的纳米渗透型防滑剂为例,其通过与瓷砖表面发生分子级反应,形成微小肉眼看不见的纳米级凹槽,加大与地面的摩擦力。这种技术不仅不改变瓷砖原有外观,还能使湿态摩擦系数提升70%-90%,且防滑效果可维持2-5年甚至以上。经SGS国际认证,世卿防滑剂竟可达到食品级安全标准,绿色环保,无色无味无毒无害无污染,施工后即刻即可踏足。

在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卫生院、湖南长沙市安贞妇产医院等上千家医疗养老机构的改造案例中,世卿防滑通过专业处理,成功将地面湿滑事故率降低95%以上,用数据证明了技术实力。
地面安全是场所运营的生命线,选择防滑材料时,短期成本与长期效果缺一不可。瓷砖上面可以使用的防滑材料有哪些?传统材料的局限性日益凸显,而以世卿防滑为代表的新型科技方案,正通过创新技术为公共安全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