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面防滑施工的防滑系数标准是保障人们行走安全的重要指标。根据《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》,室内干态地面静摩擦系数(COF值)需大于或等于0.5,而湿态环境则以摆式摩擦仪(BPN值)检测,数值越高,防滑性能越好。不同场所对防滑等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,例如医院、学校等高风险区域,湿态BPN值需大于或等于45。

以世卿防滑为例,他们以国家标准为旗杆,一直致力于将自身的防滑剂和施工流程向国家标准靠齐。其自主研发的纳米渗透防滑技术,通过“纳米微观结构重塑加防滑性能强化”双路径,实现了从“被动防滑”到“主动防护”的新跨越。世卿防滑剂渗入瓷砖石材微孔,与材质发生交联反应,形成微小肉眼看不见的纳米级防滑凹槽,使湿态COF值提升至0.6-0.8,BPN值突破60,积极向国家防滑系数标准靠拢。
此外,针对不同材质特性定制方案,无论是亮面砖、防滑瓷砖还是天然石材,都能通过其技术显著提升防滑性能。例如,玻化砖原干态COF0.40,处理后COF湿态提升至0.65;釉面砖原干态COF0.35,经强化处理后稳定提升至0.75等等。

很多防滑施工都使用便携式测量仪器检查摩擦系数,确保湿态防滑系数标准COF大于等于0.5(或BPN大于等于45),不达标准免费返工。其全场景覆盖的定制化方案,适配不同风险场景,专剂专用,为医院、学校、养老院、商场、住宅等场所提供长效守护。优秀的防滑公司还拥有防滑剂国家专利。

那究竟地面防滑施工的防滑系数标准有什么作用?
好的防滑公司不仅在技术上追求卓越,而是保证顾客的感受,防滑剂的作用过程是反应的过程,我们看不见,因此可以通过摩擦系数测定仪,确保防滑效果的精确检测,将反应过程变为可视化的数据。仪器符合国家标准认证,能够精确防滑性能指标以及静防滑系数标准。经防滑处理后的地面,湿态下COF值可提升至0.7-0.8。

以其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防滑系数标准,不断推动行业向更高安全水平发展,才能为人们的行走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、赢得顾客的信任。